
行業資訊
以下是電伴熱帶施工的一些規范要求:
1:施工前準備:
電伴熱系統安裝前,被伴熱管道必須全部施工完畢,并進行壓力試驗、氣密試驗、吹掃等,符合有關要求。
確認管道及設備完整,無缺漏,并已經經過相關檢測合格可投入使用。
清理需被伴熱管道或設備表面的灰塵、銹、油污等。
準備好相應的安裝工具和材料,如壓敏膠帶、鋁箔膠帶、接線盒等,并確保其質量符合要求。
了解電伴熱帶的型號、規格、使用環境等參數,確保其與實際需求相符。
2:電伴熱帶敷設:
施放電伴熱帶時不能扭曲、打結、反復彎折,不能在地上拖拽、硬拉,也不能打硬折,避免損傷電伴熱帶。
電伴熱帶應按設計要求沿管道長度分布,其長度應大于被伴熱管道的長度,安裝時需驗證所用電伴熱帶的長度(包括并聯各分支的總長度)是否超過設計長度或最大允許使用長度。
在水平管道上安裝時,可敷設在管道下方 45 度處;安裝在容器上時,一般纏繞在容器的中下部,不超過 2/3。
電伴熱帶允許多次交叉重疊,但應盡可能減少扭曲,敷設時應盡可能使其平整地緊貼在管道或容器表面。對于有銳角的部位,應用鋁箔膠帶加以保護。
直線敷設時,可采用鋁箔膠帶或安裝鋁帶將電伴熱帶固定,固定間距一般為 50cm;遇到彎頭處或法蘭處應適當增加膠帶的用量。
波浪或螺旋敷設時,應按設計要求確定曲率半徑,保持電伴熱帶之間的平行距離,用鋁箔帶沿波浪曲線或螺旋方向黏貼固定。
3:連接與接線:
電伴熱帶的分支、末端及之間的連接等處必須采用廠家提供的配件。
接線時,電伴熱帶與附件要正確可靠連接,謹防短路。同時將編織網連接起來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應符合相關標準。
電源接線箱應在未連電的情況下進行銜接并穩固。
電伴熱帶一端接入電源,另一端線芯嚴禁短接或與導電物質接觸,必須使用配套的尾端接線盒。如果使用的是有屏蔽層的電伴熱帶,終端處必須將屏蔽層剝離 10 公分,以防造成短路。防爆場合,接線后應用硅橡膠密封。
連接電熱帶時,應注意不能超過其使用長度,例如普通電熱帶使用長度通常為 100 米。
并聯恒功率電伴熱帶在剪切時必須要在發熱節處進行,剪切的長度必須超過 3 米,且不能與自限溫電伴熱帶交叉重疊使用。此外,恒功率電伴熱帶在用于特殊區域場合的保溫時,安裝應避開閥門開口或易燃易爆氣體聚集區,且不建議在塑料管線上使用。
4:預留與富裕量:
安裝電伴熱帶附件處應留有一定的富裕量,電源端和尾端各預留 1 米富裕量,二通或三通配件處各端預留 0.5 米富裕量,以便下次檢修重復使用。
對于法蘭、管架預留電伴熱帶 0.5 米,蝶閥、球閥預留 0.8 米,截止閥預留 1 米;對于埋地管道每只接線盒預留伴熱帶 2 米。
5:固定與保護:
敷設電伴熱帶后,應采用壓敏膠帶或鋁箔膠帶進行固定,使其牢固貼合在管道上,可先徑向固定,再沿電伴熱帶全程粘貼鋁箔膠帶,以提高熱效率。嚴禁用金屬絲捆扎電伴熱帶。
如伴熱體為非金屬材料體,應用鋁箔膠帶提升接觸導熱范圍,然后用扎帶穩固。
法蘭處介質易泄漏,纏繞電伴熱帶時應避開其正下方。
電伴熱帶尾端必須使用配套的封頭嚴密套封。
6:絕緣與測試:
每根發熱電纜安裝前均應進行電路連續性和絕緣性能的測試,系統絕緣電阻應大于 50MΩ。安裝完畢后,應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,確認回路接線、分相、溫度控制等是否正確。
完成安裝后,要對電伴熱帶線芯與編織網或金屬管道之間的電阻進行測試,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。再次測量絕緣電阻,其值≥20MΩ。
儀表管路蒸汽吹掃時,必須在停電 2 小時后進行,吹掃溫度不宜長期超過 200℃。如溫度過高,可預先在管路外敷一層保溫毯,再敷設電伴熱帶,以防高溫將電伴熱帶燙壞。
7:其他注意事項:
電伴熱帶的配電導線載流量應根據其容量選擇,電伴熱帶電源應為消防電源等符合要求的電源。
電伴熱帶施工環境溫度不宜低于 - 10℃。當在安裝現場環境溫度低于 - 30℃時,對于某些發熱電纜(如天溝融雪發熱電纜)不宜安裝。
電伴熱帶不能與蒸汽伴熱等其他伴熱系統混合使用。
保溫層和防水層的施工應選取合適的材料,并確保其安裝緊密連貫,形成一個整體。保護層的重疊咬合處,橫向安裝咬合處的布置應避開伴熱帶敷設位置,盡量選擇在相對側。
安裝完畢并測試合格后,應掛電伴熱警告標簽和警示標簽。
不同類型的電伴熱帶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的安裝要求,具體施工時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和相關標準進行操作,并由專業人員進行安裝和調試。在實際施工前,建議詳細了解所選用電伴熱帶的具體特性和要求。